中医经方治疗胰腺炎
原创 曹锋 香薷中医 2025年03月27日 22:15
一、基本情况
李某,38岁,男性,体型肥胖,由于工作 应酬,长期熬夜且频繁饮酒。患胰腺炎两次住院治疗,此次因病症复发,寻求中医治疗。
二、现病史
每次胰腺炎发作时,胃脘部都会出现剧烈 疼痛,疼痛还蔓延至肚脐眼周围以及左右两侧胁下。除腹部疼痛外,大便长期稀溏,进食后常感胃胀,食欲差,还伴随反酸、打嗝,脾气暴躁。
中医四诊:李某舌红、苔薄白水滑,脉弦细滑。
三、中医诊断与辩证
中医将其诊断为腹痛,辩证为肝郁脾虚,痰湿内蕴。长期的熬夜伤肝,致使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凝聚成痰湿。而频繁饮酒又进一步损伤脾胃,阻碍气机的正常运行,不通则痛,最终引发腹部疼痛。脾胃虚弱 则导致运化功能失常,从而出现大便稀溏、胃胀、纳差、反酸、打嗝等症状。
四、治疗方案
以《伤寒论》 中的柴胡桂枝汤合半夏泻心汤为基础进行加减治疗,旨在疏肝健脾,调和肠胃,化痰祛湿。
具体药方如下:柴胡12g,黄芩9g,法半夏 9g,党参12g,炙甘草6g,桂枝9g,白芍9g,干姜6g,黄连3g,大枣6枚。茯苓15g,陈皮9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方解:柴胡桂枝汤能和解少阳,调和营卫,疏解肝郁,缓解胁肋部和腹部疼痛。半夏泻心汤则能平调寒热,散结除痞,恢复脾胃升降功能,有效改善胃胀、反酸、打嗝等症状。加入茯苓、陈皮,增强健脾利湿、理气化痰的功效。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五、治疗过程
365站群二诊:李某反馈,服药后腹部疼痛有所减轻,胃胀和反酸的情况也有所缓解,但仍感觉乏力,大便依然稀溏。在原方基础上,去掉黄芩,加入炒白术15g,以增强健脾止泻的效果,继续服用7剂。
三诊:李某不适症状明显减轻,食欲恢复,大便逐渐成形。嘱咐李某坚持清淡饮食,避免饮酒和熬夜,原方制成丸剂巩固治疗1个月。

六、治疗效果
经过3个月的中医治疗,李某胰腺炎未再复发,腹部疼痛消失,大便恢复正常,胃胀、反酸、打嗝等症状也不再出现,整体精神状态良好。
七、医案总结
本案患者因不良生活习惯致使肝郁脾虚、痰湿内蕴,进而引发胰腺炎。中医治疗依据“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原则,借助经方精准调理人体的脏腑功能,恢复气机的升降平衡。从整体出发,一方面通过柴胡桂枝汤疏肝理气,调和营卫;另一方面运用半夏泻心汤健脾和胃,消除痞满。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症状的变化灵活调整用药,体现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特色。此外,叮嘱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从根源上进行干预,对于疾病的治疗与预防复发至关重要。中医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的独特优势和良好疗效,能够标本兼治,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