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兵品伤寒之太阳病24条条文摘要
《伤寒》第24条文: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第24条文非常简单,就是说本来是太阳病的中风表虚证,应该用桂枝汤治疗的,结果呢用了桂枝汤之后,不仅没有好,反倒会烦这一现象,那怎么办呢?应该用针刺风池和风府。
这条条文是说,太阳病中风表虚证,应该是服桂枝汤,初服桂枝汤,是首次,或者刚刚得病的时候服用了桂枝汤,服用了桂枝汤之后,将息如前法嘛,仍然是喝稀饭,盖被子发汗。如果没有发出汗,表邪未解,那么就应该按照前面的办法再服用第二次药。但是,现在出现的情况是什么呢?出现的是服了一次药之后没有见到汗,服药之后出来的反应(应该是)或者说这个病减轻,或者消失。用桂枝汤发汗子之后,不仅没有出现这种汗出而解的这种情况。而是什么呢?反而出现了烦热这一症状,所以他用了反这个字,反烦不解者就是不仅没好,反而还会烦。
那么为什么烦呢?这个反烦不解的烦,其实是反映了,正邪斗争比较激烈的这种情况。为什么服用桂枝汤之后,这些都是会更复杂?那是因为邪气太重。那么如果说一个病人,他感受的病邪,超过了普通桂枝汤所能解决的范畴。打个比方吧,外邪入侵,假设是在数量上是100个军队来袭击我们的这一个人体,我们人体(用)桂枝汤呢,就相当于100个能解决外界这一个边防问题,这么一个实力,相当于一次桂枝汤就可以解决100个实力的话。现在别人来了150个,桂枝汤这时候搞不定了。
邪气超出了桂枝汤所能解决的范畴,超出了桂枝汤上的能力范围之外,仅仅服桂枝汤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增加了烦这一个临床表现。这个时候呢,张仲景就给出了一个方法,就加了针灸,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意思就是说先用针灸,刺了风池、风府这两个穴位,以泄太阳经中的邪气,削弱了这个邪气在太阳经的实力。相对于什么?你这次增派了150的部队,我用针灸先消灭50个,留下100个,再用桂枝汤来解决,就这么回事。这个针刺风池、风府,就是桂枝汤引来的援兵。
我必须要说明一下啊,这个“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的这个桂枝汤证呐,是指服了桂枝汤之后一切照旧,只增加了一个烦这一个临床表现,其他的全部都是桂枝汤的表证,仍然存在啊。有的人一见烦,是不是要泄热啊,我要用白虎汤或者白虎加人参汤。那是不对的啊,因为白虎汤或者白虎加人参汤,他不会有太阳表证,我们这一条是太阳病服了桂枝汤太阳表证还在,只是增加了一个烦,其他都没变,在这种情况之下才能证明邪气重。所以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这么个意思。
那么如果我们不用药,只用针能不能治好。太阳病呢或者说能不能治好感冒呢?当然是可以的啦。那么用针灸治疗感冒怎么治呢?有的人说分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另外还有暑湿感冒。这么分也可以,也没什么问题。风寒感冒就是我们麻黄汤证、桂枝汤证,风热感冒就是银翘散,好像是温病里面的。暑湿感冒呢?那就是香薷饮、新加香薷饮呐,这样的情况。
我们看一下感冒。感冒呢,你看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它们都有风这个字,那么既然有风这个字,就一定可以用祛风的穴位,因此,张仲景说的风池,风府,我们都能选用。所以风池,风府可以作为感冒祛风的首选穴位。但是由于风府这个穴位很危险,如果刺的不对,就有可能有生命危险,因此后世用风府就用少了,特别现在临床上用风府用的不多。因此我们后世用风池和风门会居多一点。所以呢我们感冒的话去风。用风池,这个风池不管风热还是风寒,大都可以选用风池。
所以不管是风热感冒还是风寒感冒,都用风池来去风。还可以配合谷、外关。比如说我们可以把风池、合谷和外关作为感冒的主要穴位,主穴。我们当然会有临证加减的这个副穴,就是配穴。所以不管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都能够选用风池、合谷、外关。
如果是风寒感冒,那么去风去寒即可,风热感冒那么祛风清热即可。所以无论风热还是风寒,都可以选用风池、合谷、外关来作为主穴。如果是风热感冒可以加大椎、曲池、尺泽,如果是寒感冒呢,我们可以加列缺、风门。那么这么一讲的话,其实就是列缺、风门、风池、合谷、外关这一组穴位就可以治疗风寒感冒,说白了它就可以替代麻黄汤,或者桂枝汤。而风热感冒,可以用风池、合谷、外关、大椎、曲池、尺泽,它就可以替代银翘散来治疗风热感冒。
那么对于暑湿感冒呢?就是夏天感染的那种感冒,有暑和湿气。因此呢我们选用的穴位是什么呢?是阴陵泉、足三里、中脘,说白了阴陵泉去湿,中脘也可以去湿,足三里呢是可以起到强壮作用的。当然任何疾病,如果是虚证的情况下,都是可以加足三里的。当然足三里在这里是去湿,足三里、中脘、阴陵泉配在一起是可以去湿的。那么感冒时候呢,它足三里还可以起到这个扶正祛邪的这么一个作用。所以暑湿感冒和风热、风寒感冒的取穴很不一样。由于暑湿感冒它也有热,因此我们还可以加曲池。所以暑湿感冒的这个针灸处方是阴陵泉、中脘、足三里、曲池。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那么有的人就又要问了,说你这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的针灸穴位都出来了,那么中药呢有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新加香薷饮等等。那么如果是想预防它呢?比如说流行性感冒,流行性的肺炎,怕传染了,西医呢都有疫苗,中医有没有疫苗呢?答案是肯定的,中医当然有预防的。那么对于风寒、风热和暑湿这一些感冒,我们都有预防的方药。那么这个预防的方药呢是根据不同的体质的人来开的。
比如说一个热性体质的人,那么我们给他开的话,我们肯定要给他开一些清热解表祛风的药来给他做预防;对于一个寒性体质的人,我们肯定要给他温阳祛风的药来作为预防的药。那么针灸怎么预防呢?针灸预防那简直简单的不得了。对于流行性的感冒,传染性的肺炎,你只需要灸足三里和风门即可。或者针足三里,因为足三里是强壮穴。风门可以去风。
当然你也可以针风池、风门、足三里。那么风门和风池相当于在去风,像一道屏障来保护你,因为这个邪气都要靠风,风为百病之长,来带进来,所以呢我们如果先用艾灸灸了风门,那么就相当于给风邪设了一道屏障,风邪进不来。风邪进不来,请问无论你是风寒,还是风热,你怎么进来呀!因为你寒和热都要风来带进来的呀,所以直接灸风门,就可以挡住外来的邪气,这是一种办法。
或者针足三里,就把足三里强壮起来,这是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如果是针灸来预防传染性的,有表证的这一些感冒,或者是肺炎,你可以灸风门,或者针足三里,就可以起到中医的预防医学的作用。那么它的作用可能会比需要的这个疫苗要更好,因为它没有副作用,有一些疫苗会产生副作用,是吧?但我不是说每个疫苗都会产生副作用,还是根据体质呢,有少部分人会有副作用。不过呢这个疫苗的产生,我们肯定是要感谢国家,感谢那些西医的科学家,他们夜以继日研究疫苗辛苦了,而且为整个人类的健康做出了贡献,在此我们表示感谢。
但是我们中医也有中医的预防医学,也有中医的类似于疫苗的东西,中药有,针灸也有,今天我就将我们老祖宗预防医学,预防流行性感冒,或者流行性肺炎的方法教给大家。那么刚才我说的灸风门,或者针足三里,灸风门是让风不能进来,让风邪不能进来,给了一道屏障,足三里是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角度来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让邪气不容易侵犯人体,就这么简单。
365建站而至于在中药上如何预防的话,那么我刚才已经讲过了,体质不同,方子不同。那么灸风门,这种预防的方法在中药里面类似于什么?类似于玉屏风散。就是把风邪挡在外面。所以好多人用玉屏风散来作为预防的,当然也是可以,如果说你的是寒性体质,你可以用玉屏风散和一些温性的药,比如说桂枝,生姜。
如果说你是热性体质的,那么你就可以用什么?可以用人参、麦冬、五味子,这个是气阴两虚两伤的,这个能够清热的再下一些能够清热解表祛风的,比方说苏叶,薄荷,芦根这样的。如果是这个邪气我们明显看到它夹了湿气的话,我们可以无论风寒、风热,都可以加点苍术、白术这种祛湿的在里面。你看这样组起方子来是不是很简单?那么就是用这种药做预防,中医做预防这个流行性的这种疾病的话,这种感冒或者肺炎的话,可以说是疗效奇佳。
编注:
香薷饮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侧重温中止呕。
白扁豆(炒)、茯神、厚朴(去粗皮,锉,姜汁炒)各一两,香薷(去土)二两,甘草(炙)半两。
新加香薷饮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侧重利咽消肿。
香薷6克(二钱),银花9克(三钱),鲜扁豆花9克(三钱),厚朴6克(二钱),连翘6克(二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