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胶艾汤”,四物汤基础上加了阿胶甘草艾草,共七味药。
站群论坛🌹胶艾汤方:川芎阿胶甘草各10艾叶当归各15芍药(白,赤均可)地黄(干,生一样)各20,上六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现在以水1400毫升黄酒200毫升)煮取600毫升药汁冲阿胶(或阿胶入药汁煮沸关火)温服200毫升,日三服。(地黄用的量大,有阿胶时要用酒煮)
🌹适应症:
1)虚寒性贫血患者,精神头不足,容易疲劳,干活老想偷懒,手脚冰凉,耗损型的,需要用胶艾汤补益。
🌹例:一位女士,三十多岁,未婚,办公地点发生变化,自己搬办公桌走一公里路累得浑身冒虚汗,又被空调吹到,连续请假半个月,被公司开了。从小痛经,月经有时两个月才来,来了一个多月才走。脸色苍白,手脚冰凉,容易疲劳。用胶艾汤➕干姜,其中四物汤活血化瘀,温性的。阿胶补血止血,甘草干姜汤温中散寒。连用六天,到第七天头上告诉王老师感觉精神头十足,熬夜外加出去找工作,锻炼都不觉得累。手脚肚子都暖洋洋的,排出大量稀溏便。
🌹月经不好,贫血,虚寒性的,一方面要活血补血,另一方面要止血温中。月经自然而然就调回来了。即使之后结婚生子保不住胎时都可以解决。
2)止血。痛经,经血不止,甚至崩漏以及习惯性流产。
🌹例:一位粉丝的儿媳怀孕流过产,怕受孕再出血,果不其然怀孕了胎又不太稳,用胶艾汤后生了个健康的宝宝。
🌹四物汤与桂枝茯苓丸的对比:桂枝茯苓丸里有凉性的桃仁丹皮,针对热性顽固性的瘀血比较好,有炎性物质,子宫肌瘤,怕冷不明显,舌苔白厚腻,小便黄用。如果有宿便,舌苔黄,➕大黄。如果前边用得挺好,用了一段时间不好使了,➕肾四味鼓舞肾气,因为没有元气在后边撑着就不好使了。有人是虚寒性瘀血,要用四物汤,有川芎当归这些热性活血化瘀药。川芎温性,有走窜之性,能活血化瘀。当归可以抚平血管内壁毛糙,油油的,还补血。抚平肠管痉挛,有补益通便作用。生(干)地黄凉血润燥,含铁质,可补血。白芍让血管柔韧结实有弹性,不变形,尤其是对静脉血管,静脉曲张常常用到白芍。
🌹糖尿病人壮火难耐时用人参白虎汤,重用麦冬天花粉清凉润肺止渴,生地黄凉血,直接把血糖降下来。
🌹平时女人感觉脸上起干皮的是有瘀血,血不能濡养皮肤。因为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四物汤是温性的活血化瘀,加上阿胶补血。
🌹当心跳不稳时,用炙甘草汤,其中就有阿胶,直接补血,两三天就能补上。
🌹胶质的东西对血管很有帮助。长期吃扩张血管外加利尿剂的降压药的高血压人群,血管会变脆,易破裂出血。但凡有刷牙出血,眼底出血及皮下青一块紫一块的出血时,用四物汤➕阿胶补血滋养。脑出血的白芍量大一点儿。有血栓的川芎量大一点儿。贫血厉害的,地黄量大一点儿,更好的是猪肤汤,每天吃一点儿,滋养咽喉,皱纹会变少。
🌹阿胶是驴皮做的,驴为火畜,有沉降之性,入心,心为火之脏。用东阿水熬制后去其燥热之性,有阳之性又不燥烈。如果正在出血,用三七都止不住崩漏的话,阿胶可以以血止血,血管异常出血的用阿胶。
3)止血消炎。
🌹艾草在古代行军打仗时用于寻找水源,点上艾草看哪里有水气就从哪里往下挖,就能找到水源。艾灸热力往下走,会找到身体里的水湿,止血消炎。

🌹古时候有个老人贫困善良,有一次遇到两头大象,老象的脚掌被刺穿,走不了路了,老人帮它拔掉刺,血流如注,小象卷起一把艾草给老人,老人把艾草嚼碎塞到大象的伤口里,慢慢地止血,不久就痊愈了。
🌹唐代孙思邈五岁就热衷医术,小时候跟小朋友玩儿,有个小孩摔伤了,肿了不能正常走路,他把艾草嚼碎敷在肿的地方,消肿止血,之后又能正常玩耍了。有人说:艾草名字的由来是人伤到后“哎呦哎呦”叫,取其谐音“艾”而来。是个美丽的传说。
🌹艾草能消杀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端午节,毒五月,挂艾草驱赶毒虫。古代人还用艾草保留火种。取火最容易的就是艾草,艾是纯阳之草,热力持久,用于火种好。古时候发生瘟疫时保留火种的人都活下来了,发现他们家里墙上挂着艾草,地上堆着艾草,它能使人躲避瘟疫。艾叶中的挥发油还可消除空气中的毒素。
🌹一位女士被毒虫咬了,肿疼得不得了,用艾叶蒲公英各15克煮水喝,二煎用小毛巾沾药汁外敷,第二天就消去一大半,再继续用一付痊愈。
🌹艾叶➕白术煮水喷可驱蚊。
4)胶艾汤不仅用于产前保胎,崩漏,还可防止大出血。古代用这个方子,艾叶止血,阿胶一边补血一边止血。甘草干姜汤温中散寒止咳摄血。流清鼻涕,小便频数都可用甘草干姜汤。有人前列腺没问题,但尿频,是消化系统有问题了,要补土以治水,也要用到甘草干姜汤。小孩挺大了还尿床,是吃饭有问题,要健运脾胃,控制水,用甘草干姜汤。甘草干姜汤不仅能控制水,还能控制血,血不走寻常路,开始崩漏了,就用甘草干姜汤解决,同时加阿胶补血止血,艾草止血消炎。产后会有感染现象,用艾草止血消炎很好。一边用活血化瘀的四物汤,用四物汤活血化瘀是因为有血管堵塞,才造成崩漏,要快速用温性药疏通开,加阿胶纯止血补血,艾草止血消炎。一边用胶艾汤止血补血消炎,一边用甘草干姜汤。有小的滴漏,无论是漏尿,漏血还是漏汗,都会引发怀孕时的漏产,所以要防微杜渐。平时月经不好的就要用胶艾汤调整回来。另外,生产前就准备好胶艾汤放保温壶里,如果大出血马上喝下去,一方面补充体能(止血针没这个作用)另一方面有消杀作用,防止出现感染。胶艾汤既能活血又能止血消炎。如同寒热错杂的病症要用寒热并用的药一样。如附子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都是这样。复杂问题常常采用寒热并用之法,不仅药性寒热并用。调整出血时不仅要止血,还要活血,让血液不走应急通道。再加上甘草干姜汤,三管齐下。
🌹艾叶10-15黄连2-3煮水泡脚,上火严重的3:1的比例。艾叶疏通经络,黄连引火下行。对于走路太多引起的小腿肿胀很有帮助。总走路后腿会有静脉曲张,用芍药甘草汤,用完走不动路了,腿上没劲儿,做一做拉伸,再用艾叶黄连泡脚10分钟,变硬变粗充血的血管明显就恢复了。年纪大的➕川芎红花,防止出现斑块脱落。
🌹脚气脚癣脚脱皮的,用艾叶15夏枯草15-30白矾15煮水泡脚。
🌹艾叶侧柏叶各15煮水洗头。用煮好的药汁搓洗头发3-5分钟,再用洗发水洗发,洗完头皮屑会减少(焦虑会引发头皮屑)还可以规避鬼剃头,脱发,头发会越来越密。
🌹艾叶还有安神助眠的作用,做成枕芯用。
🌹粉葛根与柴葛根的区别:它俩长在一株植物上,粉葛根是根,柴葛根是藤蔓。葛根的药用价值在根,长得像肥壮的红薯,粉葛根有清凉解表止渴解酒的作用。葛根的藤是用来做衣服搓绳子用的。不知何时柴葛根代替了粉葛根,如同狸猫换太子般地被换掉了,如今药房竟是柴葛根。王老师测试过,柴葛根用到120克没任何反应,而粉葛根用上30克就有明显的反应,用到60克,所有的颈椎病等直接就疏通开了。而且粉葛根便宜,柴葛根还贵。
🌹胶艾汤在金匮要略里两次提到:妇人妊娠篇和妇人杂病篇。漏下黑血,一般的适应症是有血块,有黑的,有红的,唇色薄,面色白,白而无华,其人怕冷,容易疲劳,最关键的是白天晚上持续不断地出血,停不下来。这种情况也适合用胶艾汤。原文中说用胶姜汤,王老师认为是胶艾汤➕干姜。
🌹例:一个十六岁女孩剧烈痛经,脸发青,手脚冰凉,月经量极大,类似于轻度崩漏,打止血针会三个月不来月经,再来时会出现许多血块。无法上学,连吹到电扇都会觉得很难受。她妈妈带她来找王老师,用的就是胶艾汤➕干姜(甘草干姜,四物汤,阿胶艾草)原方不动,用了三个月完全恢复正常。
🌹不仅生小孩时大出血要用胶艾汤,手术过程中大出血也可以用胶艾汤,因为此时身体极度虚寒。此方不分男女,都可以用。
🌹还有一些产后冲任虚损,气血虚寒,恶露不尽的。产后(百脉具虚)应该排除恶露瘀血,要用肾四味补肾气,合桂枝茯苓丸,如果有轻度便秘➕大黄。肾四味各20-30量大一些,桂枝茯苓丸各15轻一些,大黄3-5。这个是常用的。瘀血恶露会排得很干净。如果没有用这个,也没用傅青主的生化汤(里边有童子尿,有人接受不了,还是用肾四味吧)活血化瘀补气,快速恢复体能的药都没用,有可能似排出似非排出,连绵不断,两个月都没排干净。此种情况要活血化瘀,直接用桂枝茯苓丸合肾四味一周,第二周用胶艾汤,两周结束战斗。普通的交替使用是一天一换,这个是一周一换。要先补足肾气,活血化瘀,因为连续活血化瘀身体已经承受不了,恶露已经很长时间排不干净了。生产后子宫复位不正,也要补肾气,让子宫复位。一周后子宫复位了,瘀血排得差不多了,再活血化瘀。胶艾汤止血补血温中消杀。产后子宫复位不正,恶露不止会用到胶艾汤。
🌹再一个是血虚,虚寒性出血,不仅是妇科,男人如果出现小便带血,痔疮拉血。如果拉脓,肛门有灼烧感,用白头翁汤消脓血炎症,再加上阿胶甘草就行了。如果没有灼烧感,就是纯拉血,大便不特别臭,虚寒性的,直接用胶艾汤。
🌹有个医院肛肠科很强,有个头疼的问题就是微创手术中出现大出血,肠道痔疮处随时可能破裂,一旦破裂,微创手术探头被血覆盖就看不清了,怎么防止术中大出血?可以使用胶艾汤活血止血。之后反馈回来效果很好。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用赤小豆当归散,大柴胡汤等。
🌹针对妇人,痔疮,小便带血等,凡手术中出血,属于虚寒性的,贫血的,疲劳的,没精神的,都可以用胶艾汤。它是普遍适用的止血剂和补血剂。胡希恕老爷子运用此方出神入化,所有术后出血的,补血的都可以用。加党参白术补气健运脾胃,有时还可以加点儿什么药一剂止血。在胡希恕老爷子的经方传真当中有大量医案明确记载。
🌹除了这些出血,还有就是过敏性紫癜,皮下出血。高血压导致牙龈出血,眼底出血。出血分为实热性和虚寒性。实热性的用三黄泻心汤。如小孩流鼻血,还有上火牙龈出血的。还有一种是虚寒性的,控制不住的。血管壁薄了,要养护血管壁止血,同时还要疏通血管内部。所以老人有些虚损性出血时要用胶艾汤。高血压人长期吃降压药不断扩张血管,平时用阿胶打粉冲服,也可以用胶艾汤脉冲型使用,一个月吃上三五天,一个季度吃上一到两周,有意识地到点儿就吃吃,保护血管。尤其是秋冬换季时,温差变化大,血管易出问题时,提前使用胶艾汤,作为预防出血使用。
伤寒论七十九讲 369-374条 王文龙主讲 如月整理于2025.3.2
🌹369条,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伤寒同时下利,代表脾胃虚寒,会带来剧烈的胃肠型感冒。胃肠型感冒虚寒性的通常会用葛根汤。葛根汤伤寒麻黄打开,下利葛根提调水液,提调时生姜健运脾胃,大枣补益,炙甘草消除脏东西。葛根提升水液,姜草枣补液。用于拉的是不特别臭的大便。特别臭的,肛门有灼烧感的用葛芩连汤。有外感同时下利,葛根提调水液往上走,发汗排出,同时黄芩黄连消炎。
🌹胃肠型感冒,脉浮同时拉肚子,不出汗,咳嗽(诺如病毒感染)一般用葛根汤。如果在此基础上还有呕吐,➕半夏。这是诺如病毒的常见情况。如果上吐下泻,小便不利,口渴严重,用五苓散。
🌹伤寒下利通常都有明确的辨证要点。伤寒下利,每天拉十来次,好汉子架不住三泡稀(多次剧烈的拉稀)感冒期间的剧烈拉稀会使体质剧烈下滑,体质强的人(如武松李逵之类的壮汉)基本上一周之内也会丧命。内忧(拉稀)外患(伤寒)如果不能第一时间用对药,会疯狂地拉稀,每天十几次地拉。此时脉相弱才对,反倒实,应该用四逆汤或人参四逆汤,之后用桂枝汤类方,包括葛根汤再解表。这么严重的问题就是要用理中四逆辈温里,然后再解表。现在出现了异常脉相,脉反实,代表病势强,来自于伤寒。既有内伤导致的下利,又有外感出现的伤寒,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一直在拉稀,不要吃泻药,否则病势内陷会变相丛生,比如出现结胸症,整个胸腹腔如石板一样硬,大陷胸汤适应症(小陷胸汤适应症是“正在心下,按之则痛”)不仅是心下痞硬,就连颈项都开始强几。说明外感在下利情况下细菌病毒会跟着进来。“脉反实者死”,首先指邪气盛,正气衰,正在下利,易出现死证。有可能都不只是大陷胸汤适应症了,是完全无抵抗力量,来不及组织抵抗人就没了。
🌹伤寒下利十余行,脉相虚衰不可怕,代表正虚邪也虚,邪会随大便排出去,用四逆汤➕人参慢慢扳回来。就怕正气排出去了,邪气占上风了,人就没救了。人走的原因是多器官衰竭。“脉反实者死”很容易走人。应该用四逆汤合来复汤,大下利,大汗出,甚至忽冷忽热,身体极其虚弱,出现脱证(虚脱)要用山萸肉酸敛入肝,可进入半表半里,因为肝主筋,筋膜包裹着所有脏器组织,肝功能下降时,筋膜就失去了统摄,会出现脏器脱垂或胸闷,细菌病毒找不到出口,就会左突右突,用山萸肉把肝所负责的筋膜,就是淋巴排毒系统全面激活。它敛正气,不敛邪气。山萸肉以敛气为主,再配合芍药养肝血,气血全面收敛固涩。已被敌人打垮了,收拾一下残兵败将,由山萸肉白芍龙骨牡蛎完成,龙骨入肝经,引火下行,不会往上飘。龙骨牡蛎让残余旧部快速隐藏起来,先不急着去战斗,保存有生力量,以防被人家合围歼灭。加上甘草党参,甘草和中,党参振奋胃气(此处不用党参,用红参)再加上四逆汤,甚至通脉四逆汤(大剂量的四逆汤)不让他再下利,异常出汗,在来复汤的作用下都停下来。再振奋新陈代谢反扑回来。后来,李可老中医在通脉四逆汤合来复汤的基础上加上麝香等成为破格救心汤。大量拉稀,四肢厥冷,大量出汗,脉如小鸟啄米,或异常洪大脉,此时只有用通脉四逆汤合来复汤,没有其他选择。
🌹李可老中医被称为“中医行走的ICU”,能用破格救心汤救回来十之七八。不用麝香,因为贵所以假的多。麝香是人丧失意识休克时才用的,没休克的不用。倪师用麝香矾石散吹到休克病人鼻子里一下,让其醒过来。
🌹山萸肉起手就要用到30 ,一定要重用,病重及体胖者可用120克。张锡纯只用一味山萸肉120克煮水,常常把命救回来。此时不用党参,用红参。
🌹370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这个人白天烦躁,夜里安静。正气虽然虚衰,但它很狡猾,知道白天是自己的主战场,出来鼓捣鼓捣,晚上阴寒之气起来,它就藏起来了,很善于斗争。干姜附子汤症。
🌹这个是不分白天晚上地下利清谷,里寒,一直拉稀,但高热不退,会喝热水,不敢喝凉水,怕冷,要盖被子。里寒外热,就是真寒假热,是阳气不足,不善于斗争,结果被外敌赶出门外,正气被挤到外边。这个就是下利清谷,手脚冰凉,胃里虚寒,外边却是热的,汗出而厥,出汗手脚却还冰凉。用通脉四逆汤打进去。
🌹通脉四逆汤方:炙甘草10生附子(老师用炮附子,量大点儿)50-60干姜15(强人用20)(李可老中医按一两是15.625克计算,就是用50克,强人用60克,用2000毫升水煮)原方以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相当于药,水量大的比例是一样的。水少好开锅,快速救人。喝上一次好很多,隔两小时再喝一次,二煎泡脚。一昼夜喝上三五付药。要连续喝,每次都是用少少的水,旺旺的火,快速发挥作用。不浪费,而且快速起效,这是古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李可老中医的用法会因药量大,水多,用时长,病人有可能就耽误不起了。
🌹上两条经文说的是一件事,古书上用的是通脉四逆汤,但现实生活中会同时出现通脉四逆汤(纯振奋的,硬打硬拼的)症和来复汤(收敛正气的作用)症,不合方使用只有一半的胜算。合方使用胜算概率会大幅度提高。
🌹371条,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热性的痢疾,热性急,湿(寒)性缓,会出现里急后重,想拉又拉不出来,擦不干净,提不上裤子,白头翁汤。
🌹白头翁汤方:白头翁10黄柏黄连秦皮各15,上四味以水14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不好,再服200毫升。不需要连续服药,先喝200毫升,好很多了,再喝就是100毫升。如果拉得杀不住车了,再喝200毫升。
🌹黄连是收敛型消炎药,正拉稀,热性痢疾,热者以寒药取胜,一方面消炎,一方面固涩。
🌹泡脚方:艾叶黄连草红花川芎,不用黄连易上火,此时也是寒热并用,一方面用艾叶,一方面少用黄连,把热性裹住,苦而能坚。连泡一周后,脚下也不冷了。如果一周不用,黄连还能延长药力持久性。
🌹如半夏泻心汤,三黄泻心汤里都有黄连,强心消炎止泻。止热性的拉稀。拉稀如果是寒性的,用理中四逆辈➕肉桂粉赤石脂等热性止泻药,再加上利尿药,黄柏就能利尿消炎,尿路感染,小便不利时用到,如栀子柏皮汤针对普通黄疸,退黄利胆消炎利尿,消除肾膀胱输尿管里的炎症。秦皮入肝经,清热消炎,因为这是全身组织器官的衰败,所以用秦皮入肝经,可以重新振奋淋巴排毒系统,同时消炎。在黄连黄柏各自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又引到了包括半表半里的一切热相。强阳加于热阴会出现这种情况。热重水少血会变性化脓,要用凉药通过肝净化血液,可加丹皮清血中之脓,有著名的大黄牡丹皮汤,就是秦皮丹皮同用。
🌹白头翁是逐血止痛之品,是君药,有时用三两15克。地表以上是白色的,我们用的是它的根茎,圆或椭圆的,消瘀血脓血,包括脓血便,叫赤白痢。痢疾里急后重拉出血块,如泡沫痰一样的东西,夹杂不清的赤白痢,要用白头翁汤➕丹皮大黄生薏仁冬瓜籽。如果是纯赤痢,得过痔疮,做过手术,二次复发很严重,一直在拉血,如果肛门有灼烧感,白头翁汤➕阿胶甘草。运用的窍门是:先用白头翁汤一两付,炎症消得差不多了再➕阿胶甘草。如果上来直接用阿胶止血,有些脓还没有清除,会把炎性物质裹到里边去,就会延长病理周期,所以阿胶不能用得太早。
🌹白头翁汤还可以这样用,如果拉虚脱了➕枳实升麻。还在拉,闹痢疾时肛门脱垂了,是厥阴症,没多少水,黏黏糊糊的,热还挺盛。如果热盛水少,胸胁苦满,忽冷忽热,大便还不通,也是热痢,用大柴胡汤➕石膏,去热去实消炎。
🌹所以问诊时一定要仔细,只问症状,不看分析,因为分析耽误时间还不一定准确。要把经方掌握到极其熟练的程度,一看症状三张方子就在脑子里了,再搭下脉,最终锁定一张方子就结束了。
🌹清代著名医家王孟英针对热性痢疾擅长用白头翁汤。他还用此方治花柳病(男女淋病)走小便时用白头翁汤合猪苓汤使用,或猪苓汤➕白头翁黄柏薏仁。症状是尿刺痛,痛到如小钢锯通过尿道,每次小便如上刑一般。
🌹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痢疾初起时常伴有表症,会出现身体疼痛。下利腹胀满代表有里症,身体疼痛代表是表征。要先温里后解表。
🌹桂枝汤方:桂枝白芍生姜各15炙甘草10大枣12枚掰。上五味以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须臾(一会儿)嘘流着喝热稀粥200毫升,以助药力。之后关好门窗,盖薄被,手足都放到被子里,不要着风,两个小时出来一层润汗,汗出热退身凉病就好了。
🌹373条,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拉肚子说胡话,一般是精神病,有便秘的,拉得臭,一般用小承气汤(中等轻度)重的用大承气汤,最轻的用调胃承气汤。可以看舌头,下利,苔白而腻(湿而热,有时有小红点儿,草莓舌。寒湿是润的。)肛门有灼烧感,那是白头翁汤。“宜”字用得很妙。如果黄而腻代表里边有实,严重的是黄而干裂。淡白的,水滑的是有寒和实。
🌹还有一种辨证标准就是按,按腹腔,拒按的是有实,小承气汤症。如果喜按,按上去没什么感觉,白头翁汤症。如果是承气汤症,使劲儿按会乱叫的,别看在拉肚子,承气汤用完也不拉肚子了。善后先用来复汤,山萸肉白芍收敛,再用桂枝汤,二者交替使用。有的是小柴胡汤与桂枝汤交替使用。因为小柴胡汤是针对半表半里,积极亢进的热相,忽冷忽热,口苦咽干目眩,热从孔窍里散出来。来复汤是拉虚脱了,也在半表半里,不是用柴胡疏导,是用山萸肉收敛。要看是虚衰的还是亢进的。桂枝汤从头打到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