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中医认为,糖尿病并非独立的疾病,而是身体内部失衡的外在表现。就像土地干涸时会龟裂,人体津液亏虚、气血运行不畅时,燥热内生、痰浊阻滞等病理产物扰乱脏腑,就会产生糖尿病的“假象”。
图片
为了让大家有更深刻的体会,下面我来通过一则门诊案例给大家具体讲一讲。
图片
案例分享
图片
之前门诊上的一位患者李女士,56岁,长期糖尿病伴随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乏力倦怠、视物模糊。她的舌红少苔、脉细数,形体消瘦,夜间盗汗等症状。
辨证:李女士的症状表现是非常典型常见的糖尿病三种类型,气阴两虚,则容易疲乏口干、血稠血糖不稳;燥热内生,则燥热伤津恶性循环;肝肾亏虚,则会出现视力模糊、腰膝酸软等情况,三者相互影响加剧血糖波动。
图片
针对她的情况,用方以益气养阴、清热生津、调和脏腑为主:
黄芪、太子参、山药、生地、麦冬、天花粉、黄连、知母、枸杞子、菊花等。
黄芪、太子参、山药,益气健脾,滋养根本;生地、麦冬、天花粉,养阴生津,清热润燥; 黄连、知母,清热泻火,平抑燥热; 枸杞子、菊花,滋补肝肾,明目安神。
图片
治疗效果如何呢?
用药14天后口干舌燥减轻,血糖逐渐下降,调整后继续巩固,最终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其他症状也一并缓解。
主任有话说: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可见啊,糖尿病是肺、胃、肾等多脏腑失调引发的疾病,而非单纯胰岛问题。 中医通过益气养阴(疲乏口干)、清热生津(多饮燥热)、化痰祛湿(胸闷苔厚)等整体调理,帮助身体恢复平衡后血糖自然稳定。
如果你长期糖尿病,且伴随口干舌燥、乏力倦怠、视物模糊等症状,不妨从中医角度审视身体状态。调和脏腑平衡,可能比单纯“治胰岛”更有效!
图片
我是中医王彦华,临床工作30多年,擅长糖尿病、高血压、顽固性失眠等各种慢性疾病的诊治,善于运用中医经典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知识,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过无数患者摆脱慢性疾病的折磨,也完全理解患者看病的不易。
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有以上这些问题,可以把情况给我说说,我会帮你辨证分析,制定最适合你的调理方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